芯片是信息时代的“发动机”,是推动数字时代发展的核心竞争力,芯片产业本身也是一个国家高端制造能力的综合体现。 从集成电路大基金牵头、活跃的民间资本涌入,到传统芯片企业崛起,新玩家持续不断入场,中国芯片产业汇集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支持力度和技术人才规模,合力催生芯片产业的黄金十年。如今,芯片产业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。从国产替代到国产突破,中国芯片产业崛起已经在路上。
国产芯片目前走到了一个关键性窗口期:这个窗口有如下特征:市场能容下巨头玩家;处于爆发前夕,大规模应用尚未到来;场景分散、复杂度高,须定制化;单独芯片远远不够,须配套方案支撑。 站在芯片产业来看,这个产业的先发优势和马太效应都非常明显,各个专业细分领域的市场集中度都很高,并且已有的巨头也很擅长「拆梯子」、「使绊子」,依靠技术垄断来赚取超额利润。对中国科技企业来说,狠抓芯片产业的宝贵窗口期,以 AI、服务器等专用芯片作为切入,才能在复杂的经济形势里,增加更多底牌。
中国半导体产业要想抓住黄金十年,不仅要在芯片设计、半导体材料、生产工艺等方面加速突破,更要在晶圆厂生产制造系统方面升级迭代、抢占先机—随着国内晶圆厂持续扩张建厂和产能攀升,支撑其生产制造全流程的“生命级软件”CIM系统已成为打造晶圆厂乃至整个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关键。
外媒报道,中国的芯片行业发展迅速,但消耗量仍远高于生产量。彭博社 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,全球 20 家增长最快的芯片公司中有 19 家是中国公司,并暗示这种增长是由美国制裁引发的。
在几代人的努力下,我国产业从筚路蓝缕走向了门类齐全,从农业、资源产业、轻工业发展到了现代工业、信息产业、生物制药等高附加值领域。具体到信息产业,在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下,我国的系统厂商有了进步,在世界上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行业地位。产业内在规律以及外部国际环境,共同要求以芯片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进行名为“国产替代”的经济活动。国产替代是一个宏大叙事,大的逻辑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;但每一个微观的替代行为,需要有具体的、小的逻辑的支撑,才能运转下去。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,最核心的逻辑就是“替代有没有价值”以及“替代价值有多大”。
半导体产业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前沿科技的实力,更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必争之地。而初创企业则是整个行业和产业的希望所在,在资本的助力和加持下,共同推动产业和经济的腾飞。总体来说,2022年的半导体行业热度依旧不减,更令人们看到多个细分领域和垂直赛道的潜力和机遇。
未来的世界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,这是我们当下唯一可以确定的。谁也无法保证,2024年是芯片产业的“春天”还是“冬天”,面对越来越多的黑天鹅事件,以不变应万变,才是这个多变时代的生存指南。
在费城半导体指数追踪的30家公司中,英特尔是数十年来市值最高的公司,但在过去几年,这种领先地位已经消失。如今,它现在是第五大公司,其他公司争相将其推到更远的位置。英特尔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认识到,面对如此众多的竞争对手,它也需要不断发展,而新任首席执行长似乎也在实施这一计划。
由于全球IT市场芯片需求的激增,后端半导体制造市场正在引起关注。专注于后端流程的公司预计将在2022年继续积极投资和技术创新。三星、LG等韩国商业集团正在通过并购和投资新设施进入后端流程市场。
©2020 深圳率能半导体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0095433号 技术支持:华汉品牌策划